
汨罗融媒体讯(通讯员 杨莎莎)8月23日一大早,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渔街村村民李建纯来到田间,打开高刘许抗旱机电井的电源开关,清凉的井水“哗啦啦”地从管道喷涌而出,经过灌溉渠道流入他家的农田。“多亏了抗旱机井,我家的农田今年没有受旱。”李建纯笑着说。
李建纯的农田位于汨罗江北岸,以前全靠高刘许提灌泵站提水灌溉,今年因为汨罗江水位下降,泵站无法提水,附近120亩农田用水受到影响,农户们急得团团转。
“天气太热,没水灌溉,这田还怎么种?”7月下旬,这是屈子祠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周吉华听得最多的抱怨。
看着稻田里急等灌溉的水稻,该镇不等不靠,立即行动召开会议,经过充分讨论,决定针对部分水源不足的村组选取合适地点,采用打机电井的方案引地下水抗旱,高刘许成为新建的第一个抗旱机电井。
“今年太特殊了,幸好有机电井,解了抗旱大‘焦虑’。”周吉华介绍,进入7月以来,汨罗市持续高温,该镇提前做好抗旱准备,新建抗旱机电井36处,4000余亩农田因此“解渴”。目前,在屈子祠镇,共有103处抗旱机电井,分布在11个行政村,保障了全镇近万亩农田灌溉用水。
据了解,汨罗市已于8月12日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,全面打响引水、调水、提水、送水、节水、控水“阵地战”,全力“保饮水、保灌溉”,累计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,劳力3200余人,调集挖机110多台,疏挖干支渠480千米,新增抗旱机井155口,维修维护抗旱机埠机井355处、筑坝拦水35处,架设临时泵站1245处,抽提水1260余万立方米,提水灌溉18万亩,其中抗旱提水灌溉10万余亩。
一审:刘嘉玉
二审:胥 扬
三审:谢 江
责编:刘嘉玉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鉴往知来,跟着总书记学历史|三个维度,重温总书记讲述的抗战岁月
习近平同志《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》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绍
习近平同志《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》第一卷、第二卷出版发行
和总书记面对面 | 青山常在路更长
学习新语·抗战|铁军忠魂 永不褪色
学习手记 |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——读懂“两山”理念的实践导向
看见美丽中国丨三江源20年蜕变:千湖归来 “中华水塔”焕新生
学而时习之|焦裕禄精神是一盏明灯
下载APP
分享到